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观点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胡金生教授:提升公众认知,服务健康群体

发布时间:2017-12-23 浏览次数: 163次

 

  2017年12月23日,第一届心理行业发展促进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胡金生教授出席大会并发表关于“提升公众认知,服务健康群体”的主题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

  尊敬的赵理事长、刘晓明教授、程教授,各位同仁、朋友:

  大家下午好!

  受大会委托,我的命题是“提高公众认知,服务健康群体”。我从四方面来对这个主题做一些阐述。

  第一,心理学这个行业要面向社会需求,强化心理学应用产品的开发。世界范围内战争、种族冲突、环境威胁、健康威胁、贫困威胁、失业、暴力犯罪、离婚、单亲父母、留守儿童、危险性行为、未成年怀孕和未成年父母、滥用毒品酒精、学业失败以及工作重压和缺少职业训练等诸多不良情况与问题困扰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这种社会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变化,加剧了科学与服务以及知识的研发与应用之间的矛盾,心理学只有在复杂社会背景和学科背景基础上,实现多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增效,以及深入社会知识研发和应用才能更好地以问题为中心,来解决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问题。只有促进心理学知识的转化,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开放与多元包容。才能化解社会对立和冲突,消解社会排斥和冷漠,才能降低社会运营成本和资源消耗,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增加未来机会和长期繁荣。提升社会质量和普遍的生活满意度,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这是我强调的第一点,心理学面临学术风格转型的问题,过去说做基础研究,很多做这专业老师这方面强调多一点,可能未来的发展我们也需要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同结合,尤其应该向应用产品的开发做倾斜。

  第二,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寻求和政府的合作。中国正面临深刻的社会转型,活跃的社会思想范围鼓励和激发个体充分自我发展,点燃和释放创新热情,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进步个体的思想观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束缚个体的落后规则日益消失,开放自由的生活空间陡然增多,旧有的身份权威分裂化解,强加的规范松动崩裂,人们不再用有限的物理空间、社会分层和固化及新生对抗中不断撕裂和流动,信息交流和多种手段快速升级,并普遍渗透。整个社会治理出现了诸多新的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升公众认知,服务健康群体,是心理学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心理学属于交叉学科,在诸多社会治理领域大有可为,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寻求和政府合作,面向国家重大的社会需求,联合政府部门和相关学科投身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第三,心理学要加强专业知识的科普和自我宣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深刻的社会转型,社会对心理学的需求和公众对心理学知晓程度空前提高,公众对心理服务需求的迅猛增加和心理服务质量比矛盾日益凸显,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差、心理产品质量低、心理服务市场不规范、政府监管不到位、社会服务体系不系统等诸多因素还困扰着心理学的普及和定位。尤其在社会因素多元化、复杂性、高强度、未知性、不可控性、难以预测等信息超载的时代,加强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科普和自我宣传力度,强化生态化研究,发展性研究,积极干预和普及心理学知识,已经成为心理学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四,要遵循市场规则,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公共心理塑造和社会心态的引导是心理学应用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基础差、底子薄、投入不足、普惠性心理资源短缺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只靠心理学工作者自身的理性力量,资源、精力、认知能力、决策计算还无法保证总是能够有效地应对外界现实的种种挑战。只有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才能确保现有机构高质量运行,有效应对深刻社会转型带来的新挑战。只有借助市场力量,才能切入解决从业人员收入低、发展空间效,工作能力差、工作环境不好等现实问题,才能防范专业人士封闭、偏执、怀疑等制约专业发展的心理防卫机制。

  以上几点是个人的想法,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